今天是 歡迎訪問鄭州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網站!

習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工作重要論述摘編

來源:安全管理部 編輯:zgci 發布日期:2022-06-17 09:09:44 點擊數:31311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著眼中國特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新實踐,強調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這是新時期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理論和實踐的升華,是做好新時代防災減災工作的行動指南。


關于創新防災減災工作思路論述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防災減災救災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高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要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從根本上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現代化水平。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要更加自覺地處理好人和自然的關系,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不斷從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實踐中總結經驗,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高全民防災抗災意識,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強調


要總結經驗,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指出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少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茖W認識致災規律,有效減輕災害風險,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中國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災抗災救災相結合,全面提升綜合防災能力,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2018年5月12日,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致信強調


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10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


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總體還比較弱,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必須抓緊抓實。

——2018年10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


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要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救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強化綜合減災、統籌抵御各種自然災害;要堅持黨的領導,形成各方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自然災害防治格局;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生態優先,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堅持預防為主,努力把自然災害風險和損失降至最低;堅持改革創新,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堅持國際合作,協力推動自然災害防治。

——2018年10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


關于自然災害防治工作論述


要切實增強抵御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全面提高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把防災減災救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規劃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評估制度,提高災害高風險區域和學校、醫院、居民住房、重要基礎設施的設防水平,切實改變一些地方城市高風險、農村不設防的狀況。

——2015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需要避免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違背自然規律,人類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合規律的“抗”只會適得其反;另一種傾向是不負責任、沒有擔當、麻痹大意,不作為造成的重大損失。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強調


要著力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體制、完善法律法規、推進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范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礎設施抗災能力、提高農村住房設防水平和抗災能力、加大災害管理培訓力度、建立防災減災救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等方面進行努力。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強調


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必須牢固樹立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要強化災害風險防范措施,加強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統籌協調體制,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全面提高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2016年10月11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時強調


要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掌握風險隱患底數;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恢復森林、草原、河湖、濕地、荒漠、海洋生態系統功能;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生態海堤,提升抵御臺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能力;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災能力;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防洪抗旱工程體系;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落實好“十三五”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任務;實施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工程,建設若干區域性應急救援中心;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提高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實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提高我國救援隊伍專業化技術裝備水平。

——2018年10月10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


關于自然災害救助工作論述


大災大難是檢驗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時候,也是鍛煉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時候,要引導各級黨組織強化整體功能,教育黨員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自覺改進作風,做到哪里危險多、哪里困難大、哪里有群眾需要,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哪里就有共產黨人的奮斗。

——2013年5月23日,在蘆山地震災區考察強調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要靠前指揮,各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要各司其職,從防汛責任落實、監測預報預警、避險撤離轉移、防洪工程調度、山洪災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澇、險情巡查搶護、部門協調配合等方面強化防汛抗洪工作。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堅強領導作用,各級干部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廣大共產黨員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同重大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經受住考驗。

——2016年7月20日,就做好當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強調


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全力組織開展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要加強氣象、洪澇、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緊盯各類重點隱患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嚴防各類災害和次生災害發生。

——2018年7月20日,對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關于災害恢復重建工作的論述


要全面準確評估災害損失,按照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科學重建要求,盡快啟動災后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工作,充分借鑒汶川特大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成功經驗,突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統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產設施、城鄉居民住房建設,統籌群眾生活、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城鎮化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提高建設工程抗震標準,提高規劃編制科學化水平。

——2013年5月2日,就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要堅持抗震救災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大力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大力發揮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災區群眾廣泛開展自力更生、生產自救活動,在中央和四川省大力支持下,積極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2013年5月2日,就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天災無情人有情。老天爺把大家的家園毀了,黨和政府一定要幫助大家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我們13億多人民就是一個大家庭,全國各族人民就是一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要大家一條心,有黨和政府支持,有全國人民支援,再大的坎都能邁過去。大家要增強對美好生活的信心,不怕災害,不怕困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新家園建設得更好!

——2015年1月19日,看望魯甸地震災區干部群眾表示


把本文分享給您的朋友:
上一篇:集團公司各單位積極組織安全教育培訓活動
下一篇:習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重要論述摘編
? 91福利网